close

  A04版
    在傳媒格局嬗變的當下,如何培養出更多有正確立場、人民情懷與責任擔當,又熟練掌握現代傳媒技術的新一代媒體人?
    13年前,復旦大學與上海市委宣傳部簽約,在全國首創以“部校共建”模式推進新聞教育教學改革,取得了顯著育人成效。在總結上海經驗基礎上,中宣部、教育部於去年12月指導10省市黨委宣傳部門與高等學校簽署共建協議,要求發揮業界學界各自優勢,打造合作平臺、建立合作機制,走出新聞教學與實踐深度融合的新路。
    記者、教師換角色
    記者從復旦大學瞭解到,十餘年的部校共建已經打通了理論和實踐之間的壁壘,“總編、名記進課堂;教授、講師進媒體”並非畫“風景”,而是深刻融入日常教學當中。
    文彙報社會政法部主任袁夏良不僅定期為復旦新聞學院學生做“前沿講座”,更在新學期為大三學生開出了“新聞編輯與評論”課。“我們有不少實踐和積累,能借助講課做一次認真的梳理和思考。希望通過我的課,讓學生瞭解社會的真實變化。”
    “新聞戰線在談論什麼,新聞課堂就要教什麼,這要求我們去一線觀察,貼近實際問題。”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張濤甫曾去文彙報掛職國內部副主任,他認為,選題的策劃、新聞的把關僅靠講理論是枯燥的,難以引發學生的共鳴,“而共建也是雙向的,處在改革轉型期的一線媒體人會有困惑和迷惘,新聞學院會像一個家,給予他們智力支持和關心。”
    今年3月22日,吉林省委宣傳部與吉林大學宣佈共建吉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,併成立由省委宣傳部、吉林大學及新聞單位負責人、資深編輯記者等組成的新聞學院院務委員會。院長徐正考介紹,為加強師資隊伍培養、豐富學生視野,宣傳部與學院已開展人才互派,一線編輯記者走進校園任教,中青年教師則到吉林日報、吉林電視臺等新聞單位進行掛職鍛煉。
    學生走上新聞“前線”
    如何讓新聞教學學以致用,讓學生習得實實在在的專業技能?各共建省市已展開探索。
    近年來,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相繼與包括中央駐滬媒體、上海地方主流媒體在內的6家新聞單位共建了實習基地。曾在解放日報實習的彭曉華說,“實習中熟悉了新聞業務的操作流程,深入了現實生活,帶教老師的言傳身教也讓自己對職業理想多了一份堅持。”此外,部校共建還為學生提供了世博會、世游賽、亞信峰會等大型活動的新聞中心實習崗位,將學生推向新聞的“前線”。
    北京大學與新華社在今年5月宣佈共建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,共建內容之一的學生實習基地建設已在今年暑期得到落實。
    完善共建需建立長效機制
    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(2010-2020年)》提出,要創立高校與科研院所、行業、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。多位受訪高校負責人表示,部校共建是發揮各自優勢、開展互利合作的過程,共建的成功關鍵在於長效合作機制的建立。
    據悉,北京、江蘇、安徽、山東、湖北、廣東、四川等地已相繼出台方案,對共建學校的管理體制、人才培養方案、學科建設、師資引進、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規範和支持。
    據新華社
  (原標題:部校共建高校新聞學院綜述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h42mhwiq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